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界动态
新闻动态

新书预告

业界动态

出版社在未来出版链条中如何定位?

2014年3月31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王为松也指出,未来的出版社会担当作家经纪人的职责,他以德国著名出版社苏尔坎普与诺奖得主黑塞的关系为例:“为什么黑塞要把自己的所有作品都交给温赛尔德,让苏尔坎普出版呢?他可以省去很多事情,不用和各类商人打交道,不用过多分神于版权事宜,一切都有人帮你打理。”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发达基于分工,请专业的人来帮助作家打理版权等杂物,就像打官司请律师一样自然。

  出版社与作者应该是合力打造品牌、共同开发市场,而不是简单地竞价。王为松说:“一个称职的编辑可以让书卖得更多,但一个优秀的编辑能让一本书持久地占据市场。”

  为读者提供什么

  那么,出版社如何为读者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务呢?

  黄集伟表示,读者需要出版社,是因为它的专业性,使得读者相信“这些文化产品值得传播,值得阅读。出版社是价值的确认者,是专业的生产者,是文化传播的践行者”。他认为,很多电子平台上的原创作品,没有出版机构背书,读者不了解作者,对其内容就难有信心。“传统出版的模式是全社会尤其是读者认可的,诞生了众多好书。打个比方说,作者的优秀书稿就像是一地麦子,可麦子是不能直接放进超市销售的,谁愿意直接吃麦子呢?而出版社的责任就是把麦子变成喷香的面包,甜美的曲奇,送到读者面前。而这正是专业出版机构的价值所在。”

  “对于普通读者,出版社的工作就是向他们推荐新的作者和好的作品,忠实、全面、有效地向读者介绍一本他还不熟悉的好书。我们要起一个沟通读者和作者的纽带作用,让读者遇到好书,让好书走向更多的读者。”王为松说:“出版就是为读者提供好的内容,营销就是我们把书稿中有价值的部分,通过编辑提炼,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让更多读者去了解和阅读。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不惧“新玩家”

  当然,电商参与出版的新模式使出版人听到了变革的脚步声。

  中信出版集团对于数字出版早就过了“坐而论道”的阶段:“我们不再讨论该不该做、该怎么做,而是讨论策划什么内容,打哪个市场,影响哪些人群。”除了把自己的纸质书做成数字阅读版本,去年中信开始做“E-only”产品,也就是只有数字版本的图书。汪媛媛介绍,去年中信推的《中国故事》产品线,包括几百个选题,都是3~5万字的轻阅读,在亚马逊售价多为每本2.99~5元,每条线上都有一些名家作为主打。“整体策划并不是在做一个产品,而是从全国甚至全球采集这个方向上的内容资源,组成系列阅读,这是策划方面的尝试,得到了渠道方面的认可。”除了《中国故事》,中信还推出《地铁大学》和《通识课堂》两个电子书产品线,今年还打算做数字版Mook书。针对不同渠道的特性,他们把这些产品推向不同平台。

上篇:

下篇:

来源() 作者()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