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为期7天的第13期全国古籍整理出版编辑培训班在京开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开班讲座中希望古籍出版工作者与时俱进,为我们的时代、社会和读者奉献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精品。
吴尚之在讲座中指出,中华典籍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智慧。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吴尚之强调,当前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要以古籍整理基础性出版工程、出土文献整理出版工程、散失海外中国古籍回归工程、社会档案整理工程及古籍数字化工程这五大工程为重点,完善和落实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要积极应对新形势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古籍文献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在挖掘深度、拓展广度、充分考虑不同层次需求上下功夫,努力创新古籍整理出版内容;要高度重视并着力推动古籍数字化工作,促进古籍出版转型升级,抢占行业制高点;要加强古籍人才培养力度,改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注重培养古籍整理出版领域的学者型编辑、领军型人才。同时,古籍小组及其办公室也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古籍整理出版资助经费使用安全和资助项目质量。
吴尚之要求,新时期的古籍编辑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综合素质,继承优良传统,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
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在组织上不断完善健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理成果不断推陈出新,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据古籍办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出版古籍整理图书近3万种,近几年来每年出版近1800种,推出了《中国古籍总目》、“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点校工程、《朱子全书》、《徽州文书》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传承价值的精品力作。
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然主持开班式,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巡视员袁越伦、人事司副巡视员王彤出席开班式,来自全国各出版单位的80余名古籍出版编辑参加培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孙海悦)
上篇:
下篇:
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地址:兰州市曹家巷1号16楼 电话:0931-8430531 传真:0931-8430531 电邮:press@gswenhua.cn 陇ICP备08000589号